- N +

SC/T 7219.5-2015《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:细锚三代虫病》

检测报告图片样例

SC/T 7219.5-2015《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:细锚三代虫病》基本信息

标准号:

SC/T 7219.5-2015

中文名称:

《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:细锚三代虫病》

发布日期:

2015-02-09

实施日期:

2015-05-01

发布部门:

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

提出单位:

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

归口单位:

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156)

起草单位:
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

起草人:

李文祥、王桂堂、邹红、吴山功、陈爱平

中国标准分类号:

B50水产、渔业综合

国际标准分类号:

65.020.30动物饲养和繁殖

SC/T 7219.5-2015《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:细锚三代虫病》介绍

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15年2月9日发布了《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:细锚三代虫病》(SC/T 7219.5-2015)标准,并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

一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

1、适用范围:SC/T 7219.5-2015标准适用于细锚三代虫病的诊断,包括临床诊断、实验室诊断和现场快速诊断。

2、术语和定义:对细锚三代虫病及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,为诊断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基础。

3、诊断方法

临床诊断:主要依据病鱼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。

实验室诊断:包括显微镜检查、PCR检测等方法,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

现场快速诊断:采用快速诊断试剂盒等方法,便于现场快速判断病情。

4、诊断标准:对细锚三代虫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,包括感染程度的判断和病原体的确认。

5、防治措施:提出了针对细锚三代虫病的防治措施,包括药物治疗、环境控制等。

二、标准的特点与创新点

1、科学性:SC/T 7219.5-2015标准在制定过程中,充分考虑了国内外三代虫病诊断的先进经验,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。

2、实用性:标准涵盖了临床诊断、实验室诊断和现场快速诊断等多种方法,具有较强的实用性。

3、本土化: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,结合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实际情况,进行了本土化改进,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。

4、规范性:对诊断流程、方法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,提高了诊断的规范性。

三、标准的应用与推广

1、提高诊断准确性:SC/T 7219.5-2015标准的实施,有助于提高细锚三代虫病的诊断准确性,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。

2、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:通过提高三代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,有助于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,提高养殖效益。

3、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:标准的制定和实施,有助于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标准化建设,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。

检测流程步骤

检测流程步骤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更多检测需求请咨询客服。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DB21/T 1674-2008《农产品质量安全 白灵菇袋式栽培技术规程》
下一篇:MT/T 737-2007《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