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测报告图片
第三方检测报告有效期
一般检测报告上会标注实验室收到样品的时间、出具报告的时间。检测报告上不会标注有效期。
铜覆钢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外观检测
观察铜层表面,应结晶细密、颜色均匀、光滑洁净,不能有明显的针孔、凹坑、起泡、剥皮、结疤、裂纹、烧灼及共沉积杂质和表面污染物,且不得出现漏覆、浮铜和黑斑等问题。
尺寸检测
使用卡尺、千分尺等测量工具,测量铜覆钢的直径、厚度、长度等尺寸参数,看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。
铜层厚度及均匀性检测
金相显微镜法:通过对样品进行金相切片,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铜层厚度,同时可以观察铜层与钢芯的结合界面情况,评估铜层均匀性。
涡流测厚法:利用涡流原理,当测厚仪的探头靠近铜覆钢表面时,会在铜层中产生涡流,通过测量涡流产生的磁场变化来确定铜层厚度,可快速、非接触地测量铜层厚度,但对于形状复杂或表面有涂层的样品可能存在一定误差。
超声波测厚法:适用于测量较厚的铜层,通过超声波在铜层和钢芯中的传播时间来计算铜层厚度,需要在样品表面涂抹耦合剂,操作相对复杂,但测量精度较高。
拉伸性能检测
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试验,测量其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。用于水平接地体的铜覆钢抗拉强度不得低于 300MPa,用于垂直接地体的铜覆钢抗拉强度不得低于 600MPa。
弯折试验
将铜覆钢样品进行 90° 弯折,一般要求弯折 3 次,观察铜层是否出现裂纹、裂缝、凹坑和其他有碍于材料腐蚀性能的缺陷。
电阻率及相对导电率检测
采用直流电阻电桥等仪器,按照相关标准测试铜覆钢的电阻率,进而计算出相对导电率。不同型号的产品相对导电率有不同要求,如不小于 15%、20%、25%、30%、40% 等。
工频大电流耐受能力检测
通过工频大电流发生器对试样施加规定的工频大电流,试验后检查试样表面是否有裂纹、裂缝、熔化等缺陷,同时测量电阻变化,要求电阻变化不得超过 10%。
电气与腐蚀性能检测
模拟实际使用中的电气与腐蚀环境,对试样进行循环试验。试验后较终电阻增加不得超过 50%,中间过程每个试验环节电阻增加不得超过 15%,且试验过程中及试验结束后试样表面不得有裂纹、裂缝、熔化等有碍于材料腐蚀性能的缺陷。
结合强度检测
剥离试验: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铜层从钢芯上剥离,测量剥离过程中的力或能量,以此评估铜层与钢芯之间的结合强度。
拉伸试验:在拉伸试验中,观察铜层与钢芯在拉伸过程中是否出现分层或脱落现象,间接评估结合强度。
金相分析
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铜层与钢芯的微观结构,包括晶粒大小、组织形态、结合界面的质量等,评估材料的整体性能和结合情况。
铜覆钢的检测标准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如 ASTM B452、IEC 60228.中国标准如 GB/T 3953、GB/T 4909.以及行业标准如 YD/T 723、TB/T 3111 等。不同应用领域和产品类型可能还有各自特定的检测要求和标准,具体检测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标准和方法。
检测流程步骤
温馨提示:以上关于《铜覆钢检测检验报告》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更多检测需求请咨询客服。